首页 美国

宣树铮《锦瑟无端五十弦》新书发布会

【本报记者慕石报道】由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和纽约法拉盛图书馆共同主办的《锦瑟无端五十弦》新书发布会5月4日在法拉盛图书馆举行。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发布会上由文学界名家发表解读感想,由作者宣树铮介绍自己的创作历程,并现场回答听众提问。

新书收录宣树铮的忆旧散文70余篇,文字中深深融入了时代烙印,空间跨度从江南到新疆,以个人经历为线索,串起家人、亲属、同学、老师、同事、学生各色人等,透过自己的人生际遇和熟人的往事回眸,折射出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锦瑟无端五十弦》的作者宣树铮

这些散文都是宣树铮在“五十而知天命”之年来到美国后,写自己在故国五十年间所经历的“时代之变迁,世事之反复,人生之聚散”。如他所言,“心有所思,情有所系,意有所托,就在五十弦上弹上一曲。”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长蔡维忠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理事唐简

法拉盛图书馆副馆长邱辛晔

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长蔡维忠致开场白、理事唐简主持发布会并朗读了作品选段。法拉盛图书馆副馆长邱辛晔评论此书的其虚、其幻、其诡异、其无解、其不屈,折射出作者坎坷且丰富多彩的人生。

作家张宗子

作家张宗子认为,作者写所见所闻、所怀所思,沉郁而复清新俊逸,痛快而见隐忍节制,梗概多气,适足感人。《锦瑟无端五十弦》和高尔泰的《寻找家园》一样,为时代的苦难留下了见证。

前《侨报周刊》编辑刘倩评论说,宣树铮不仅写出了凡人琐事背后的悲凉,也写出了人间珍贵的那一股温暖。他的文字浑穆朴实、平淡天真、意蕴深達、高古典雅,大巧若拙、有骨气有真意。

作家陈九

作家陈九分享了他的阅读感受,宣树铮的行文没有刻意强调时代背景,仅以凝练短促的句式,陈述心中的过往。且将心事付瑶琴,几番弹弄,已将沧海月明蓝田玉暖的生命形态勾勒而出。其白描风格是文字简练的榜样,看似平常却直插读者心房。书中体现的人类命运、不屈不挠的意志,以及忠实于内心世界的真诚,于文字中熠熠发光,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作家、翻译家程应铸

作家、翻译家程应铸解析了宣树铮的文字特色,简约有致,富有内涵。不煽情,不张扬,平实淡定又不乏机锋和奇峭。他的文字是能嚼出味道的,苦涩中不乏幽默,酸楚中可见悲悯,愤懑中又现隐忍。他出生成长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苏州古城,然而走出大学校园的托命之地却是遥远而荒漠的新疆奇台。两种文化的冲撞、交融和熏染,两地生活经历的滋养和磨砺,使他的文字既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委婉,又有关西大汉执铁绰板的铿锵刚直,既有明清小品的典雅隽永,又有唐代边塞诗的苍凉邃远。

散文家程奇逢

散文家程奇逢对宣树铮作品最深刻的印象是文字精练和文风淡然宁静。那是一种沉重之下的抒情,自然如风,郑重自持,却也荡漾着高贵的忧伤和坚定的信念。那是人品的升华,尤其在面对苦难时,那是一种自信和力量。

作家刘荒田也在线上分享了对宣树铮作品的阅读心得。

宣树铮为读者签书

宣树铮1939年12月7日生于苏州。十七岁进北大,十八岁成“右派”,二十三岁以“摘帽右派”身份西出阳关,在天山脚下教中学。1979年调回苏州,1981年进苏州大学教书,后晋升为中文系主任。翻译作品有小说、学术著作和文论等,译作《文书巴特贝》获国内首届译海译文奖。曾为《侨报》的专栏作家。2012年曾出任纽约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现为美国北京大学笔会会长,北美中文作家协会顾问。

分享到:
网友评论

10 条评论

所有评论
显示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