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和鸣 雅韵悠长 --记第五届休斯敦迎春音乐雅集
【本报讯】由北美广陵琴学社和休斯顿玉兰花开组合联合主办、释行浩少林功夫学院承办的第五届迎新春雅集活动于12月2日成功举办,来自四面八方的音乐爱好者热情参与。雅集仍延续以古琴演奏为主轴,并尝试中西方乐器融合的方式,让古琴文化走向世界。雅集第一部分由北美广陵琴学社的学员们演奏传统古琴曲目,第二部分由休斯顿玉兰花开组合与古琴演奏者共同表演一系列中西合奏,成为古琴与乐队合作的成功尝试。
雅集活动由北美广陵琴学社社长季家锦主持,他回顾了北美广陵琴学社多年来推广古琴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杰出贡献;在对古琴艺术创新发展的努力中,多次与休斯顿玉兰花开组合联合创作演出中西乐器结合的合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雅集在《沧海一声笑》古琴曲声中拉开序幕,这是由季家锦老师根据黄沾作词作曲的《沧海一声笑》(获得199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所做的古琴移植曲。乐曲在简单的宫商角徵羽中跌宕起伏,朗朗上口,万丽萍、Susan、虞晓梅的齐奏演绎出气冲云天的神魄。那是人人向往的快意人生,是人人心慕的自在世界。
《良宵引》为虞山琴派的代表曲目之一。《琴学初津》后记中说“是曲虽小,而义有余。”“起承转合,井井有条,浓淡合度,意味深长。”孙思杏的演奏把泛音、进复、吟、揉、打圆、撞这些指法表现的淋漓尽致;旋律婉转,曲风恬静,引人入胜。“上画楼,帘卷遍,竹外新两收烟幂。清清月轮浮,要将酒樽酬。“ 在月夜清风中,大家尽抒良宵雅兴。
《酒狂》为晋代阮籍作,结构短小严谨,内在含蓄,寓意深刻。我们能从阮籍诗中一探其心境:”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刘文君的演奏展现出阮籍步履踉跄的醉态,及他那表面狷狂,而内心积郁的不平之气。
乐曲《关山月》原为汉乐府鼓乐“横吹曲”中的曲目,系守边兵士在马上吹奏的军乐,表现征人思乡报国的情感。琴曲《关山月》为梅庵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孙嘉丽的演奏轮指清晰充满颗粒感,对乐曲的演绎也颇具韵味。开头的演奏突出了”明月出天山,沧海云海间“的气势,与后面的辗转产生鲜明对比。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来广为传唱。乐曲产于唐代,根据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初叠—长途越渡,历苦辛,自珍。二叠——依依不舍,泪沾巾。三叠——千巡有尽,无尽的伤感。杨万青的演奏使情感在三叠间层层递进,充分表达了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半山听雨》是一首广为流传的现代古琴曲,婉转动听。“半山风雨半叶舟,半盏清欢半盏愁。半思富贵半旬幽,半袖才情半手油。”陆曦的演绎展示出烟雨蒙蒙、纯净婉约的景色,使听众拥有幽静淡雅的心情,忘却世俗的烦恼和喧嚣,度过随性又随缘的流年。琴音模拟的雨水自然滴落的声音,表现了山色空蒙、宁静安祥的雨中世界。
《良宵引》的旋律婉转:华月初上,月朗星稀,花间月下,良人良辰美景,此琴音可引仙人下月。胡美英的演奏动静结合,飘渺肆意,起承转合衔接得恰到好处,深得古琴中正平和、温柔敦厚的特点。
《平沙落雁》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胸怀。王玉梅的演奏将听众们引入恬静优美的水墨画中——黄昏将至,烟波渺渺的湖边,一片白沙,安详宁静。远处一群大雁从天边而来,在空中徘徊飞鸣。有几只落在湖边,仰首与空中的伙伴互鸣呼应,雁群飞落。远远望去,雁群、白沙、水波,渐渐都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睡去。
83版《射雕英雄转》是很多人心目中最经典的武侠电视剧。特别是罗文和甄妮演唱的《铁血丹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旋律响起,就会感受到江湖中的侠骨柔情。由洪誉之演奏的古琴版《铁血丹心》扣人心弦,让观众重回”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的侠义世界。
在几百首传统古琴曲中,《酒狂》无疑是极为独特的。可快、可慢、可随心而弹,不同的人会弹出不同的画面。或豪爽畅饮,或洒脱灵逸,各有韵味。其中最著名的是姚丙炎打谱的《酒狂》,采用了6/8拍,这一特定节拍表现了醉意恍惚的神态,音乐形象鲜明。林家静表演的《酒狂》严格遵守神奇秘谱的指法,但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演奏的节奏散漫自由,听起来和姚丙炎版的反差极为强烈,很有醉酒之意。
《渔舟唱晚》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远行的优美景色。20世纪30年代以来,这首乐曲是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首古筝独奏曲。刘韵老师的演奏,手下每个音符都像是一颗明珠,串联起渔歌与江风的故事。每个泛音、颤音和滑音都充满了情感。开头的慢板宛如渔舟初渡,宁静悠远。接着歌声渐起,渔火闪烁。高潮的部分则是渔夫欢歌笑语,情绪热烈;最后江面平息回归宁静。
“梅为花之最清,琴为声之最清,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宜其有凌霜音韵也”。《梅花三弄》因其曲中有同弦异徽的三段泛音,故称《三弄》,其节奏自由跌宕,更显梅花刚健挺拔的气质。梅花一弄,弄清风;梅花二弄,弄风雪;梅花三弄,弄光影。王月堂的演奏将听众引入深远清雅的境界,如同乐者吟颂,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程浩演绎的《平沙落雁》深具广陵琴派的特征。他把撞、退复、吟猱、泛音完美结合,使旋律丰满流畅又华彩柔和,充满了艺术感染力。舒缓的节奏,清丽的泛音,为听众铺开江面上苍茫的暮色,雁群鸣叫呼应,充满了生机和欢悦,最后又归复了和谐恬静。
雅集的下半场由组建十年的休斯顿玉兰花开组合带来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拉开序幕。季家锦先生将此曲改编成了木管弦乐四重奏,描绘出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及小姐妹在放羊时嘻戏的情节,和为保护羊群同暴风雪英勇搏斗的动人场面。
《卡门间奏曲》是比才歌剧中的精品,张伊长笛与刘韵的竖琴交相辉映,曲韵悠长。空旷透明的木管与天鹅绒般的弦乐相互交织,让听众暮然回到童年时光,在晨曦中聆听宁静优雅的田园牧歌。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成长经历,每个人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堂电影院》,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情主题》。当此刻心中的音乐响起,那个对爱情执着的小伙子,风雨无阻守候在心爱的姑娘窗下,等待着爱情之神的祝福。时而长笛,爱的主线贯穿着人生和悲欢离合,时而竖琴,时而又用弦乐奏出,音色忽明忽暗,恰到好处地刻画出主人公和观众为爱激动而又心碎的复杂心情。
本次雅集的重头是戏琴歌《枉凝眉》,由季家锦老师重新编曲,结合了古琴与弦乐,是一次大胆又成功的尝试。古琴的音律好似前世的召唤,沉重而又动人心弦。弦乐加入了郁结于心的缠绵情感,和着忧愁化作心头的泪滴。虞晓梅的演唱声韵凄婉,让听众销魂醉魄。缘起前世,缘散今生。一朝如梦,终身不醒。
中西器乐合奏《菊花台》,由释行浩、王月堂的古琴和玉兰花开组合共同演绎。季家锦老师将周杰伦的金曲进行了改编,使乐曲衰而不伤,形成别具一格的风采。演奏场面宏大,荡气回肠,让人难以忘怀。
雅集结束后,大家意犹未尽,继续交流切磋琴艺,闲话中西乐器的激情碰撞。北美广陵琴学社致力于开展古琴文化的常态化大众交流传播,尝试和探索古琴与西洋乐器的结合。北美广陵琴学社还将继续举办各种活动为北美公众提供优雅的艺术享受,传播古老而又迷人的古琴艺术。
(季家锦供稿,慕石编辑)